顯示具有 爸爸媽媽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爸爸媽媽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12月26日 星期日

血濃於水

平日工作事務繁忙, 囤積許多家務未做.

如今趁放假之便, 帶著休閒的心情,

好整以暇的洗衣疊衣做飯, 家務反變成娛樂.

今天一邊疊衣一邊隨意看著電視播放的長片,

有一段情節講到一對性格性情相反的父女坐在桌邊聊天,

女兒曾懷疑自己是不是父親的親生女兒.

她對父親說:"我覺得自己與你很不同.

你喜歡網球, 我不喜歡;

我開車像瘋子一樣, 你卻像老牛拖車."

做父親的深情地看入女兒的靈魂深處回答說:

"我開車慢是因為妳在車上!"

看到這裡, 不禁熱淚盈眶.

這讓我好想遠在台灣的爸爸,

也聯想到自己的女兒和她的老爸.

親情經得起考驗, 也最forgiving.

不管什麼樣的衝突曾讓人氣得半死,

一旦事過境遷,

沒有什麼不能化解的結,

必竟血濃於水啊!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簡單的喜悅

Wendy,永富, 03與我經常在facebook上見.

但今天Wendy說文老闆轉告我仍要把生活記錄貼在JC43上,

因為不是大家都有FB account.

如果大家不嫌我囉唆這些生活上芝蔴蒜皮,

我就轉貼了. 我平日有寫日記習慣, 只是如今拜FB之賜,

記錄起來更方便.

以下是其一.


"吃完晚飯,在車上跟孩子們說起他們小的時候,

經常在假期的夜晚,帶他們到書店逛,

逛完後,就到隔壁的冰淇淋店,讓他們掂著小腳,

跟店員交涉,選擇自己喜歡的口味,

大家坐在星光下的露天座,享受這簡單的甜點與悠閒。

聽到此,老二長嘆一聲說:"耶! 我記得"。

老爸二話不說,此時突然把方向盤一轉,

轉道往冰淇淋店開去,

在孩子們的歡呼聲中,大家下車,

各點一客冰淇淋,歡喜的大劊朵飴一番。

心情彷彿走進時光隧道。

記憶與思想是奇妙的創造,

為完全不受時間與物質的限制。"

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大地之母

電台裡聽到科羅拉州一森林實驗小學以野外為教室,以泥土、樹木、各種蟲蟲為自然課本,一星期有三天的時間做戶外教學,讓"金屬與電磁波"時代的孩子們,重回大地之母的懷抱,與自然對話! 印象中台灣的新竹或竹東也有類似的學校,不知效果如何?

這使我想起初中學大陸的地理,我拼了命似的在那劃鐵路幹線,從南京如何到武漢之類的問題。可以把教科書上的標準答案背得死牢死牢的,也照著答案劃出精準地圖,但是卻與真實的鐵路幹線脫節,要真按著我所背誦的課本去南京坐火車,恐怕到不了武漢呢!

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童軍法則

實行了一個星期童子軍法則:
"用過的地方好像沒有用過一樣",
果真讓媽媽輕省許多。
不過也發現這幾天比較囉嗦,
不囉唆提醒他們,
仍會有用完東西不放回原處的情況發生,
廁所用完後,也像發生過風災一般,所有物體大移位。

囉唆還是有些效果的。
不過囉唆也得囉得有技巧,聲音必須平穩,
沒有不耐煩的口氣,
並且每一次都要把他們當做是"初犯",
這樣他們的反應就正面多了,
事情也達到我們所訂的標準,皆大歡喜!

同時也發現,孩子比較容易遵守,
大人就難些了。我說的那個大人不是我哦!

天地遼闊,處處我師

球賽一結束,我趕緊跑進dugout,請教練在計分簿上簽收。抬頭一看,只見兒子眼框紅紅的,顯然是哭了。再看看其他球員,一個個垂頭喪氣,有的眉頭深鎖;有的兩眼空洞,直視前方。沒有輸球啊,是打平手。不過在最後一局的關鍵時刻,我方一名球員滑回本壘時,對方補手接到球觸摸他,他們二人幾乎同步完成動作。根據棒球規則,跑壘的球員有優先權。

本壘裁判雙手一攤,大聲喊:”Safe!”並裁定我方以一分勝。此時三壘裁判抗議重判,幾名裁判圍起來開小組會議。我把原來已關上的計分簿又打開,似乎有變局。五分鐘後,本壘裁判重新裁決,最後變成平手。

只見另一隊球員十分開心,大家把球帽往空中拋;我方球員對這已煮熟又飛走的鴨子很難消化情緒。倒不是因為沒有贏球,而是對裁判的公允有強烈的意見。

兒子到了車上,他的眼淚又掉下來,一直跟我述說裁判的不公平,心中十分憤恨!對十歲的孩子來講,這的確不是容易的功課。等他發洩完畢,我摟著他說,只要有人為的因素,就會有不公平的情況發生。越早看見reality,就能越早學習如何處理面對這種情緒。我把自己早期上班,被資深同事排擠、擺道的故事說給他聽。那時也覺得受到不公平待遇,心裡忿忿不平。但是還是選擇用馬拉鬆的方式,慢慢的用時間證明自己對他們的友善,這樣熬了兩年當"小媳婦",最後當初"欺負"我的同事,都對我和善起來,因為他們已經確定我對他們沒有"威脅性"。

所以不論是兒子打的橄欖球、籃球或棒球,只要能夠,我都不放過當計分員或是啦啦隊的機會。除了享受他在球場上的意氣風發外,主要是切盼從他喜歡的體育活動中與他一起來經歷他的人生,學習運用道德法則在他的小天地中。

建立孩子的品格,課堂的果效是最低的一種方式,人的罪性與墮性都不愛聽教。但是深深參與在他所喜歡的活動中,與他同舟共濟,建立感情,然後再進行機會教育,吸收力就好多了。兒子聽完我的故事,眼睛睜得大大的!大人也會被欺負? 他開始明白真實世界中,的確會有許多不公平的事發生。當然有些事需要去爭取,也有些事需要學習放手。特別在這事上,他必須學會尊重裁判最後的裁決,必須學習服從在上的權柄,否則以後一生的道路會走得跌跌撞撞。我們就一起為今天球賽所產生的整個經歷來感謝。

我看見我親愛的朋友中,有一些就是很難處理因不公平所產生的情緒,跟他們講話時,口氣中就會透露明顯的憤世嫉俗,似乎今天的遭遇都是因為別人的錯。這樣的思想,其實是把自己關在監牢裡而不自知,連帶的,也使他周圍的人受苦。

我們若是能分辨"不公平"與"不公平的情緒",這樣處理起事情就優雅多了,人也不會偏執起來。我在兒子的球場上還是看到許多以平穩的態度為自己的球隊據理力爭的教練,他們是我的導師,也是我孩子的導師。啊,天地之遼闊,處處我師焉,不亦樂乎!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也是謙卑

早上到銀行辦事,
看要到一位約四歲的褐髮褐眼小男孩在一旁
等媽媽辦事。跟他攀談起來,稱讚他好可愛!
他跑到媽媽旁邊羞羞的說,"她說我好可愛!",
媽媽回答他說:"是啊,你本來就好可愛呀!",
然後回過頭與我會心一笑。

在我小時候,
父母若聽到別人這樣稱讚自己的孩子,
肯定會說:"唉呀!可愛什麼?皮死了!
癩利頭孩子一個!",
彷彿接受稱讚就代表自己的驕傲。

現在年輕一輩的父母好多了,
聽了這樣的話,
至少會說聲"謝謝!" 來表示認同。

坦然接受稱讚,其實也是一種謙卑的表現。

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

靈感

上網看了一些服裝雜誌,得到不少靈感。
把衣櫃打開,按照靈感重新組合,
突然發現已久久不穿的衣服又有新的穿法了。
不需要經常血拼,需要的是靈感。
重新組裝的衣服雖是舊的,
穿起來卻像新的一樣,樂哉斯也!
一套套換著穿給女兒看,大玩服裝表演遊戲,
被她通過的,就過關可以穿出去了!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客戶服務

明白為什麼自己的客戶服務做得還不錯
(這是客戶對我的回應),
因為光是家裡面的"客戶"就有許多要求要滿足。
今天一早,老爸等著要我整理一些重要文件、
老大老二需要出去、
我自己還要跑銀行與其他errands,
這時老三跑來要我做一件事,
我頭也不抬的繼續整理手中的文件,
對他說:請排隊,叫到你的號碼時再跟我說!

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

冤曲的情緒

Alex(十歲)在學校與同學之間有些誤會,結果老師施行連坐法,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罰倒垃圾一週。Alex覺著受冤枉,不想去上學,但他又不要我找老師談,怕把事情弄的更遭。我就對他說:"或許這是從神來的訓練,就像年輕的約瑟所遭遇的。你有很多優點與強項,但其中有一項軟弱就是不太會處理挫折與失望,藉著令人失望的遭遇,神要訓練你把灰暗的心情帶到神面前,並求神賜給你面對的膽量與智慧。學會以後,人際關係處理的智慧一定加增,因為以後到了中學,甚至成年,所面臨的事情與關係會更複雜。早一點學會,早一點有能力來迎接前面的道路。" 然後仔細的把約瑟的故事講解給他聽,之後我們一起禱告。我告訴他,如果下次再有類似情況發生,媽媽可以跟老師有些溝通,並且保證媽媽的態度會公正溫和,不是要去找老師理論,給他增加麻煩的。他這才說好,快樂的上學去。平常上主日學時,不見得好好聽講,但是事情一臨到,反而謙卑受教了,這不也是我們大人的寫照嗎?

2010年3月21日 星期日

成長的喜悅

老大小時候洗個澡要催個老半天,連哄帶罵的,
頭髮隨我怎麼剪也無所謂,好像頭不長在他身上似的。
一旦進入青少年,天地變色,
現在一天洗兩次澡,上學前一次,睡前一次;
洗完澡,就聽到吹風機烘烘作響,
非得把每一條髮絲都弄到他要的位置不可。
昨晚不小心聽到他跟朋友電話中說,
"我的頭髮讓我很煩惱!",哈哈!真的咧!

聖經上有句話說"到了什麼地步就當照什麼地步行",
這雖是指屬靈的生命,
但是也反映在隨著年齡與身量成長的日常生活中,
然後就看到一個孩子對所關心的事逐漸擴大,
能解決的事也逐漸被擴張,
於是孩子與父母就一同經歷成長的喜悅!

2010年3月13日 星期六

老爸變了

下午老公到Starbucks買咖啡出來時,
碰到女兒和同學正進去喝咖啡。
女兒跑到老爸身旁,抱住他,又給他一個kiss。
老爸出去後,她同學突然大笑,
女兒問她為什麼笑?
她指指窗外說,看妳老爸笑得合不攏嘴的樣子,
好可愛!


女兒回頭一望,果見老爸一人站在車門旁傻笑,
嘴角快牽到耳朵邊了!

回家後,女兒跟我說,"老爸變了,
現在越來越可愛,不像以前,
都不想理他"。

我答,是妳變了!
妳變得跟神比較親近,
學校和教會的人際關係也改善,
所以妳的自信心和自我形象提升,
因此看別人都順眼。

她說:"有理! 或許我和老爸都改變了。"

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自投羅網

目前高中Junior的老大問我的意見,
關於他下學期選修課的事。
我建議他選public speech,
他說是不是要上台演講或演辯。
我說應該罷,不然怎麼叫公眾演說課呢?
他因生性十分害羞,就猶疑不決了。

我說:"遲早神都會來對付我們恐懼不願改變的地方,
最好的辦法是,當機會來了,就"自投羅網",
神必會幫助我們克服生命中的障礙。
媽已經被神多次這樣丟到一個不願意去的環境,
但是出來之後,發覺更上一層樓。"

他說讓他禱告一下吧!
幾分鐘後,他露齒而笑說,好,就選吧!
因為神感動他說,他在教會服事時都很活潑,
能與人溝通;但是在學校時,又過度害羞,
不擅言詞。
現在是要把這兩個不同的形象整合的時候了。
做媽的,聽了感動;
更感動神一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直接對他們說話。

2010年2月16日 星期二

情緒與管教

15歲的女兒與10歲的弟弟今天傍晚起了衝突,
發現自己處理的方式有很大的改變。
過去就會把兩人都數落一頓,
罵他們心胸狹窄,太愛計較,
然後就會逼他們互相道歉,算是了事!

這幾年似乎被環境磨得耐性比以前長進些,
於是放下正在做的事(雖然心裡急的要命,
又覺得星期天下午是放鬆時刻,
實在不想解決糾紛),
分別約談他們,好好聆聽各人心中的苦情。
待他們發抒完畢,也沒說他們心胸狹窄,
也沒立刻"逼"他們和解,
只是給他們時間各自冷靜,
幫助他們舒解自己的情緒,看見自己的盲點。

過了好一會兒後,發覺兩人都預備好道歉,
大家又都摟成一團,
快樂的出去租了一部Ice Castle,
晚上全家窩在一起欣賞。

許多事情越心急解決,就弄得越僵。
以前自己缺乏耐性,
就又教訓又處罰的快速解決,
搞得自己元氣大傷!
現在這種方式不但輕鬆,
又不傷元氣,也沒否定孩子的情緒,
較之從前游刃有餘許多!
所以我發現學習管教孩子,
還是先從學習管教自己開始吧!

2010年2月12日 星期五

壓歲錢與喜樂

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學的短短幾分鐘,
是我與孩子的靈修短講與禱告時刻。
今天講到主耶穌所賜的平安與喜樂,
是超越環境與物質所能給的。

因為弟弟很高興要過農曆年,
有壓歲錢可拿,
就跟他說壓歲錢都只能帶來暫時的快樂,
等錢到手,一花完,快樂就消失了。

但是耶穌給的喜樂就長長遠遠,
也不受環境影響。弟弟問:怎麼會這樣呢?
媽媽答:因為耶穌給的喜樂與平安是從裡面長出來的,
是主把喜樂的種子像樹苗一樣,
種在人心靈的深處,隨著與主關係的增進,
喜樂的樹根也越長越深。
所以風吹雨打時,雖會飄動一下,
但是根還在那裡繼續供應喜樂與平安。

弟弟"哦"的一聲,輕快的下車,
還回頭孥起小嘴,送我一個飛吻!
主耶穌所賜的喜樂,俯拾皆是,
只要常常仰著臉注視主耶穌,
與祂親近,
就會明白祂一直用笑臉幫助我們!

祝大家有個喜樂滿溢
充滿動力的新年!

2010年1月30日 星期六

有不嘮叨的媽嗎?

女兒今晚6:30有聖經預查,7:30聚會正式開始。
結果她時間管理沒做好,人家來時,
她小姐還在房裡東摸西搞。
跟她說:"妳這時間管理沒弄好,要改進好嗎?",
答曰:"知道了"。
我再追加一句:"那下星期是不是會看見妳進步?",
那廂不吭聲了。
我就知道她這知道不是真知道,
是應付性的知道。
所以又問一次:"下星期會不會改變呀?",
她小小聲的說:"會啦",有點噓噓的。
以前我媽叨唸我,我就想,
長大以後,要做一個酷媽,
不要像一個破唱片,重覆同樣的曲調。
等到做了媽以後,發現事與願違。
很少聽到媽媽不叨,
就自動自發的"麗質天生"派,
如果有的話,那還真省心不少呢。

2010年1月29日 星期五

將計就計

家裡四籃衣服待疊,
又見孩子們房間的地上都是髒衣服,
就叫他們停止念書,去整理房間。
他們都說"等一下~"。
我說不等一下,每次你們說等一下,
我到第二天一看,東西還在原地。
然後我說,不要拖延,don't procrastinate,
結果音發得不準,
他們興奮的七嘴八舌來糾正我的英文發音,
連老爸都一起排隊加入糾正行列。
我越發不準,他們越興奮,
最後大家笑嘻嘻的把東西都收好了。
哈!我是將計就計,故意扮小丑啊!
讓自己被他們笑,捧捧他們開心,
然後他們都忘了我在指使他們哪!嘿嘿!

2010年1月15日 星期五

女兒的小生意




初中時上家事課,老師要我們做一條A字裙。
我最怕女紅了,笨手笨腳的,結果央求媽媽幫忙做(作弊),
媽媽果然做出一條漂亮的A字裙來。

成績發放全班都得C,只有一位同學得A,
因為她交上去的裙子縫得歪歪扭扭的,
一看就知道是自己做的,我們全班其它人都不誠實,全是媽媽做的,每一條都漂亮,所以全得C。

媽媽的手是非常巧,能縫能織,剛留學時,
帶了媽媽織的許多毛衣,在天寒地凍的密西根倍感溫暖。
每回回台探親,媽媽還要我把舊毛衣帶回家,
拆了,重新再打一遍。

雖然我沒得到媽媽的真傳,
好奇怪,女兒卻遺傳到了。
她的手好巧,會畫畫,
會做掛手機的小吊飾(charm),
還會用布縫製圖中的小布偶,手工好細,
連眼睛都是一針針繡出來的。她的同學見了喜歡,
開始向她訂購,沒想到她已開始做起小生意了,
過兩天她說要把website架起來,
讓更多同學和朋友上去看。

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過與不及--省思平衡的智慧

今天兒子一回來就告訴我昨天第三節課的時候,擴音機突然廣播宣佈 lock down,後來傳言有一位原本在他學校就讀後來轉校的學生跑回來,身上帶著短刀,因為他喜歡的一個女同學被另一個男同學追求;另一傳言是他的功課被當不服氣。。。總之最後被警察帶走。

女兒又跟我說她的一個同學近來常找她講述心中的苦楚,她的父母都是high achiever型,所以也不斷以表現導向來要求她,她感受極大的壓力,又看見父母的感情不好,於是向外發展,交了男朋友,但不敢讓父母知道,所以經常得找一兩位女同學作陪,好讓這男朋友也混在其中,兩人才有相處的機會,並且得經常向父母說謊話。。。

又聽到另一位朋友說她的孩子進到高中後,整個人就變了,親子關係受到極大考驗,雙方都有窒息感與無力感。。。

我想起詩篇裡有段話說: "神以公平和公義為寶座的根基,以誠實和慈愛行在前面。"寶座是指一個國家的權柄範圍,神以公平和公義做為治理祂的家的基礎,但是又以誠實和慈愛為執行的原則,換言之,神是"立法從嚴,但執法從寬",神雖藉摩西頒佈嚴苛的律法,但祂給人恩典,讓人有escape,當然最大的恩典和人類最終的escape就是祂讓自己的獨生子替我們接受一切刑罰,我們逃脫了這擔不起的審判!神用愛把我們挽回,不是用嘮叨與逼迫。

我記得有一位長者,當他的孩子犯規時,他把孩子叫到眼前,手裡拿著竹條子,然後狠狠的往自己的手掌心抽下去。。。他說,養子不教父之過,孩子見狀,流下眼淚,不敢再造次。

奇怪的是,當我們想學習神的治理方式,往往不是傾向極度的持守公義,就是變成極度的慈愛,結果一者孩子的叛逆心被激起,明著與父母對抗,或是轉為地下組織,陽奉陰違,父母蒙在鼓裡,以為天下太平。要不孩子就被寵得毫無界線,自我中心,EQ低落,無人緣。

父母難為之處就是找到公義與慈愛的平衡點,在執行公義時,讓孩子感受到愛與安全感。當孩子只感受到公義,卻不覺得被愛時,就不會認為管教是公平的。不論管教傾向何方,重要的是先要與孩子保持敞開的溝通,讓孩子可以很放心的把發生在他(她)身上或四圍的事告訴父母。沒有溝通與同理心,恐怕只剩下"管"的部分,"教"的方面就使不出力,也無法按實情為孩子守望。

同理心是建造溝通的橋樑,缺乏同理心就在建築溝通的城牆。不要以我們大人的經驗與智慧來解讀孩子的世界與心思,生活中要多一點幽默,多一點接納,多一點了解,給孩子,也給自己多一些空間,不要每場仗都打,要做智慧的選擇,否則將會兩敗俱傷!

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孝子

一日,兒帶三名國中同學返家,見面打過招呼便上樓打乒乓,3小時後,
只見兒下樓。「咦,你同學呢?」「回家了!」我一臉狐疑,兒不以為
意。「你去同學家,進出可都要和他家人打招呼,免得人不見了,以為
是在他家失蹤的。」「哦!」「一來是禮貌,二來是安全!」「哦!」
自以為,已家教。

某日,兒來電詢問我二老,人在那?何時返家?本還蠻欣慰,才離家1
小時兒就想念我們了。「什麼事?」「沒有啦,你們什麼時候到家?」
「到底有什麼事嗎?」「我同學要來家裡,你們可不可以晚上再回來?
」一看錶,上午9點半,原來這回是兒要我二老搞失蹤。

又某日,上午7點20分左右,兒自圖書館打電話返家,詢問我二老何時外
出,告知7點半,未料7點28分兒又來電。「媽,你們要出門了沒?」「
不是告訴你7點半嗎?」「妳出門時可不可以打個電話給我?」那廂聲音
平淡,這廂早已抓狂。「你到底要幹麻?」「我同學要到家裡,你們出
門我們再進去,就不用打招呼了。」這廂敗給了那廂。那廂門外徘徊守
株待兔,這廂始嘗『乞丐趕廟公』的苦悶。

這一代,上既有父母教,下又有兒女教,真是好樣的一代。看到王仔和
Peggy po的圖與文,就有把這段孝子實錄記載下來的念頭,一則既欽羨
鳥的自由自在二來又覺人不如鳥,尤其配上趙傳的這首「我是一隻小小
鳥」更傳神了,供作笑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qKSZnIdo9I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像一隻小小鳥  想要飛卻怎樣也飛不高 
也許有一天我棲上了枝頭   卻成為獵人的目標 
我飛上了青天  才發現自己從此無依無靠 
每次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  我總是睡不著 
我懷疑是不是只有  我的明天沒有變得更好 
未來會怎樣究竟有誰會知道 
幸福是否只是一種傳說   我永遠都找不到 
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 想要飛呀飛卻飛也飛不高 
我尋尋覓覓尋尋覓覓一個溫暖的懷抱  這樣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
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啊 你們好不好   世界是如此的小  我們註定無處可逃 
當我嚐盡人情冷暖   當你決定為了你的理想燃燒   
生活的壓力與生命的尊嚴  那一個重要
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 想要飛呀飛卻飛也飛不高 
我尋尋覓覓尋尋覓覓一個溫暖的懷抱  這樣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