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每月一鳥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每月一鳥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每月一鳥│小環頸鴴(101年5月)

 這個月原打算在母親節推出,因為母親節前二週發現小環頸在孵蛋,巢位就在產業道路的路肩,三顆蛋直接產在地面上,周邊都是小碎石及碎磚頭,蛋與環境融為一體,不容易發現,如果不是見到小環頸驅趕接近巢位的其他鳥類,就不會發現這個巢位。
原推測在母親節前會孵出小鳥,結果超乎預期,每天守護巢位的堂弟,於五月廿四日來電告知,小鳥已孵出來,但沒空去看,隔天五月廿五日去探望,只見到親鳥(圖上),未見到小鳥,親鳥也到處呼喚小鳥,但未見到小鳥現身,昨天廿六日與今天廿七日再去探望,親鳥都已不見,可能是帶著幼鳥離開了。
小環頸鴴是早熟性鳥類,一破殼就可趴趴走,原因是地面上有不少天敵,所以一出生就必須會走路,以避開危險,不像一些築巢在樹上的鳥類,破殼之後還須待在巢內,讓親鳥餵食至羽翼豐滿,才能飛離巢位。
這巢的親鳥好像是單親媽媽,長時間的觀察,都未見另一隻親鳥來換班,上圖是親鳥急著找雛鳥,走到我身旁僅二公尺多的距離,讓我從容拍下這張照片,小頸鴴的身長僅約18公分,有金色眼眶,又稱為金眶鴴。
林珊同學上期問粉紅鸚嘴的嘴為何見不到粉紅色,可能粉紅指是的羽色粉紅,而不是指嘴,台灣山區另有一種黃羽鸚嘴,身上羽毛即不少黃色。
 
 親鳥在大太陽下孵蛋相當辛苦。

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每月一鳥│(101年4月)粉紅鸚嘴



粉紅鸚嘴的體型嬌小,大大的頭,俗稱圓頭仔
,諧音為「緣投」仔,十分好動,不容易拍攝
,喜歡在蚊子聚集的竹林、草叢活動,為了拍
攝粉紅鸚嘴,常被蚊子叮得滿頭,這張照片是
用鮮血換來的,可惜原圖已被毀了,只剩下縮
圖。

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每月一鳥│(101年3月)黑面琵鷺


黑面琵鷺是瀕危鳥種,全世界只剩幾千隻,每年約有一千
多隻到台灣度冬,主要分布地區在台南七股,最近幾年嘉
義縣布袋鹽田與東石路鰲鼓溼地都穩定出現,本月中旬到
鰲鼓溼地拜訪,有數十隻黑面琵鷺,大部份的距離都很遠
,只有這隻較近,不過還是有點遠。


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

每月一鳥│尖尾鴨(100年12月)


民國100年的最後一天,讓尖尾鴨為今年的每月一鳥畫下
句點,明天又是新的一年,相信不會是世界末日,而是充
滿希望的新年,祝福同學在未來的一年,心靈有新的體悟
,事業有新的進展,最重要的是身體健康。
尖尾鴨是台灣普遍可見的冬候鳥,雲林的沼澤溼地常見,
這些照片是在雲林南邊的鰲鼓溼地拍攝,尖尾鴨屬於雁
形目、雁鴨科,公鴨身長約75公分,母鴨50多公分,照
片體型較大者為公鴨,體色樸素的為母鴨。

公鴨覓食,後方二隻為母鴨,尖尾鴨在水面覓食時,常將
頭、胸部插入水中,屁股朝天,有如水上芭蕾舞者。


三公一母悠遊水面,狀態極為悠閒,尖尾鴨飛行快又遠,
目前已來台度冬,同學可至各地溼地欣賞。

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每月一鳥│裡海燕鷗(100年11月)

裡海燕鷗在台灣是冬候鳥,屬於大型燕鷗,身長約五十多
公分,紅色的嘴喙粗厚,相當容易辨認,在台灣度冬的數
量並不多。
裡海燕鷗捕食魚蝦的方式,是從高空中俯衝下水,捕得魚
蝦之後,為避免食物被搶走,會在空中飛行時將魚吞下,
這張照片是本月十九日在雲林縣成龍溼地拍攝,當時雲林
縣野鳥學會正舉辦金秋候鳥季賞鳥活動,幸運拍下捕魚畫
面。

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每月一鳥│大捲尾(100年10月)

大捲尾是常見的本土鳥類,台灣話叫「烏秋」,全身烏溜
溜,以審美觀來看,長得並不漂亮,但是勇敢善戰,勇於
攻擊比自已體大上好幾倍的猛禽,因此被雲林縣野鳥學會
選為會鳥。
烏秋的尾羽開义成人字型,讓烏秋擁有極優異的飛行技巧
,空中抓飛蟲輕而易舉,而且攻擊猛禽時,靈活的身手讓
對手招架不住,受到攻擊的猛禽往往逃之夭夭。
由於飛行技巧高超,築巢的地點也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不
少烏秋選擇在電線上築巢,有時單一條電線就可築巢,應
該是台灣唯一在電線上築巢的鳥類。
原準備一些烏秋攻擊猛禽的照片要分享給同學,但不知什
麼時候被我自已不小心刪除了,要貼圖時才發現,最近三
年來拍攝的照片刪除殆盡,相當傷腦筋,恐怕得花一點時
間才能把照片找回來。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每月一鳥│鳳頭蒼鷹(100年9月)

鳳頭蒼鷹是台灣特有亞種,外觀與台灣松雀鷹相似,乍看
難以分辨,鳳頭蒼鷹的體型較大,最大的特徵是白色的尾
下覆羽蓬鬆,鳥友戲稱是包尿布。
出沒的地區以山區居多,但平地也可見到鳳頭蒼鷹,我家
附近今年就出現一隻,台北中正紀念堂也有鳳頭蒼鷹築巢
繁殖,台北的同學可以就近前往欣賞鳳頭蒼鷹的英姿。
上圖是在劍湖山拍攝,下圖是在古坑鄉一處平地的竹林,
駕車路過時轉頭瞥見牠,立即停車拍下影像,才發現鳳頭
蒼鷹正在用餐,受害者是一隻鳥,由於血肉模糊,已無法
分辨是那一種鳥。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每月一鳥│(100年8月)反嘴鷸

今天是父親節,在此祝福身為人父的同學父親節快樂,也
祝自己快樂。
本月介紹反嘴鷸,和上個月的反嘴鷸外型不同,反嘴鷸屬
於鷸科,身長約23公分,通常出現在沿海地區的溼地,沼
澤,以及魚塭區,通常和黃足鷸同時出現,我拍攝的反嘴
鷸約5至6隻,現場也有一小群黃足鷸。


2011年7月21日 星期四

每月一鳥│(100年7月)反嘴鴴




在台灣出現的反嘴鴴科鳥類有兩種,一種是上個月介紹的

高蹺,另一種就是本月的反嘴鴴,高蹺鴴在台灣已有繁殖

的記錄,反嘴鴴則是稀有的冬候鳥,這是今年一月拍攝的

照片。


反嘴鴴細長的黑色嘴喙上向彎,反嘴鴴即是以此特徵命名

,身體羽色黑白分明,雙腳青灰色,相當容易辨認。


反嘴鴴的體型大小和高蹺鴴差不多,正好有一張照片是兩

種鳥在一起,可以做比較。


反嘴鴴展翅。


以上反嘴鴴都是同一隻,單獨在魚塭覓食。


反嘴鴴通常成群活動,這群反嘴鴴在嘉義鰲鼓溼地,距離
相當遠,只能拍攝記錄照。

本月是反嘴鴴,下個月打算介紹反嘴鷸。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每月一鳥│(100年6月)高蹺鴴

六月的天氣實在熱得不像話,坐著不動也會汗流浹背,
今天總算下了一場雨,氣溫大幅下降,趕緊給各位同學上
菜,本月主題鳥是高蹺鴴,顧名思義,就是腳很長,好像
踩著高蹺的鳥兒。
 高蹺鴴屬於反嘴鴴科,身長約30公分,粉紅色的雙腳、
白色的身體、黑色的翅膀、紅色的眼睛,相當容易辨認,
在台灣已有多處繁殖地。





 四到六月是高蹺鴴的繁殖季,當然也少不了火熱的演出

,以下交配畫面是多年前在家鄉的稻田拍攝,高蹺鴴的求

偶過程相當優雅,母鳥同意後會擺好姿勢,等公鳥站上背
部,完成傳宗接代的儀式,辦完事後夫妻還會溫存一會兒

,不像其他的鳥類,公鳥辦完事就趕快離開。






 高蹺鴴夫妻完事後還是卿卿我我,我喜歡高蹺鴴的情愛

世界,感覺上頗浪漫。


高蹺鴴是盡責的父母,遇有天敵或人類接近時,會飛上天

空發出警戒叫聲,提醒幼鳥躲起來,如果天敵或人並未離

開,高蹺鴴會使出擬傷的絕技,賣力演出假受傷,以轉移

天敵或人類的注意力,達到保護幼鳥的目的。



高蹺鴴親子圖,前方的幼鳥已具備飛行能力。


高蹺鴴小朋友。




小朋友較缺乏警覺性,走到面前來。






















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每月一鳥│100年5月台灣藍鵲


上次介紹喜鵲時,奚仔提到牠的表兄弟台灣藍鵲,這個月
專程到雲林山區拍照,做本月主題鳥,這對藍鵲正在築巢
繁殖下一代,為避免拍照干擾過大,只好保持遠一點的距
離,另外,雲林六輕的阿媽公園最近出現藍鵲築巢,通常
藍鵲是在山區繁殖,出現在海邊相當罕見。
台灣藍鵲是票選的國鳥,也是雲林縣縣鳥及台北市市鳥,
身長約60公分,尾羽相當長,山區居民稱牠為長尾山娘,
屬於鴉科鳥類,深藍的羽色相當亮麗,大陸來的外來種紅
嘴藍鵲體色較淡,腹部白色與本土藍鵲的藍色腹部不同。
藍鵲吃水果、昆蟲、爬蟲、蛙類,屬雜食性,生性兇悍,
尤其是育雛期間,會攻擊接近巢位的人,藍鵲有共同育雛
的習性,除了父母之外,叔叔伯伯阿姨也一起來養育小寶
寶,提高育雛的成功率。



猛禽掠過上空,臥巢的母鳥也飛出巢位,和老公一起站在
高枝上警戒,等猛禽遠離,母鳥才飛回巢位。







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

每月一鳥│100年4月棕背伯勞


棕背伯勞有儲藏食物的習慣,被害者是一隻小型鳥類,血
肉模糊已無法辫認是那一種鳥類。





棕背伯勞是台灣的留鳥,體型比冬候鳥紅尾伯勞略大,顏
色也比較鮮艷,習性則與紅尾伯勞差不多,也有儲存食物
的習慣。
今天在野外見到棕背伯勞育雛,拍了數十張照片,我忘記
是否已介紹過棕背伯勞,先暫時列為本月一鳥,如有重複
再換另一種鳥。

棕背伯勞有一項特殊才藝,模仿其他鳥類叫聲維妙維肖,
而且音域相當寬廣,低音到高音都難不倒牠,有時在野外
光聽鳴叫聲,可能會上了棕背伯勞的當,也許棕背伯勞是
利用叫聲引誘其他小型鳥類自投羅網,因為小型鳥類也是
棕背伯勞的菜單之一。



育雛期間的親鳥,會守候在雛鳥附近警戒。



到瓜田找食物。


這是棕背伯勞的小寶寶,長相可愛,1小時就叫肚子餓10

幾次,親鳥只要聽見叫聲就會趕忙外出找食物。


今天有拍到棕背伯勞儲藏的食物,是一隻小型鳥類,用來

餵食雛鳥,已經吃掉一部份,無法辨認受害者是什麼鳥,

畫面有點血腥,照片已補傳。













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

每月一鳥│(100年二月)綠繡眼


現在拜年太晚了,那就祝大家情人節快樂,本月的鳥大家應該都認識,
牠叫綠繡眼,閩南話叫「青池仔」,是城市三劍客(麻雀、白頭翁、綠
繡眼)之一,這對綠繡眼卿卿我我,令人羡慕,可惱的是前面雜枝多,
破壞了美美的畫面。


同學有了新家,可惜我還沒有用過「非食不可」,過幾天再請我兒子幫
我申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