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

對岸二、三事

看到老胡的joseph hu笑話,和溫蒂的回應,想起某台藉長輩的
親身經歷。

76年底開放兩岸交流初期,他與友人組團赴北京旅遊,晚飯後
男女分開各有行程,有的按摩有的逛街,回到旅店後發現女伴
們皆失蹤未返,只有向公安處報案。沒想到就在那兒看到這群
女眷嘰嘰喳喳,有的還嚇的掉眼淚,一問,才知,女眷們為了
到秀水街買仿貨,不知如何走,街口剛好看到一公安,便問他
:「請問共匪先生,秀水街怎麼走?」,老共一聽自是不高
興,便把她們全請到了派出所做筆錄。需知,兩岸同文同種,
字體雖有繁簡,詞彙的運用雷同性還是特高的,例我們稱對岸
領導為毛匪,對岸則稱我們為蔣匪。

另一親身經歷為79年到河南嵩山少林寺採訪,接待的該省旅遊
局官員有一人名叫王躍進,聊天時,我問他:「你是1958大躍
進年出生的吧?」,他嚇一跳,問我怎麼知道,頓時間我尾巴
就蹺起來,得意的把當年他們鍊鋼失敗歷史陳訴一番,由於是
第一次赴大陸,當時語氣雖緩和,深怕就此成為失蹤人口,但
卻仍擺明一副KTM的嘴臉,純然忘了當年KTM可是CCP的手下
敗將才退守台灣的,而對岸人民也可是經過無數次鬥爭洗鍊才
存活的,他立刻以CCP嘴臉還以顏色說:「我們在書上讀到你
們台灣百姓都是吃香蕉皮長大的,不是嗎?」雖立刻反駁事實
非如此,為免尷尬,只有暫停話題。此後,該官員便帶我們到
黃河博物館看老共如何整治千年水患、老蔣又如何在戰時讓黃
河潰堤的歷史証物,洗腦之用心由此可見。

剛開放時,不論到大陸何省採訪,都須先進北京向中國記協報到
,並繳交每人一百美金人頭稅,才能到內地。現在已不必交稅了。
我想這跟台胞從早期有錢的呆胞變成集體移民到大陸求發展有關。
當時北京記協專門負責接待台灣媒體的人叫李明,這又掀起我的
回憶來,小學不知幾年級的國文課本上有一課文就叫「李明失蹤
了」,詳文如何我忘了倒是記得跟匪諜有關就是了,開放後第一
個碰到的大陸人就叫李明,可見KTM國立編譯館主編大人的預言
能力有多麼強啊。

12 則留言:

老胡 提到...

還君同學:
妳有沒有注意到一點,大陸人對於比自己年紀輕的人,或是一般而言對年輕人,不管是男是女,都稱呼小X.例如,叫妳為小李,叫貓后為小陳!我們台灣同胞聽起來感覺特奇怪的!

老胡 提到...

各位:
有件事雖無科學根據,但還是忍不住要說一下.那就是:自從本館開館以來,直到現在,台灣就再沒有人中樂透威力彩頭獎了!
這個可怕的巧合,讓人產生許多聯想!

Yuan n Yali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Yuan n Yali 提到...

那年住在UW-Madison的已婚學生宿舍,隔壁鄰居就是「那邊兒」來的。當時「敵我意識」尚熾,所以不太往來。

話說有一天正要出門上課,見到一對老夫婦牽著隔壁家的小女孩從對門出來,原來是爺爺奶奶來探親了。兩家大門相距不到兩公尺,來不及低頭假裝沒看見,只好頷首招呼一下。

老太太開口了,「您也是國內來的吧」
「哦,不,我是從台灣來的。」
「哎呀,台灣來的呀?好年輕的姑娘,剛畢業就來啦?」
「哦,不,我做了幾年事才出來的。」
「做什麼的呀?」
「我在大學裡做事。」
「是公家的大學吧?」 (Hm?公立大學的意思嗎?)
「ㄟ,是吧。」
「噢,那您是幹部。」
「哦,不,我不是幹部,我只是在學校當助教。」
「是公家的大學吧?」
「ㄟ,是...」
「那就是啦,您就是幹部啦!」

所以,原來我也當過「國家的幹部」了!

所以,我們的胡教授,現在不止是「幹部」,而且是「高幹」了!

Wendy 提到...

搞不好,這期的明牌就在我們29年前的大學分數上.社長樣,你的40幾分,尾數到底是什麼呢?

Yuan n Yali 提到...

楓葉國也有所謂649彩券。每逢彩金累積超過二千萬加元(前一陣子的匯率約合六億台幣,目前約五億四千萬吧),報社編輯部同事都會吆喝集資下注,然後開始各自做起春秋大夢,共同心願則是中獎後立即總辭,讓報紙開天窗一天。前一陣子,一新進小夥子以充滿理想抱負的語氣說,「如果中獎,我就要買下一家報社」,當場大家罵到臭頭。

胡大師所指的巧合,是指本館既有大師加持、還珠開天眼,樂透威力不中頭彩沒道理嗎?大師若願登高一呼,JC43館員一塊簽下去,若果中獎,也可為中國新聞史再添段佳話,系歌也可改為「我有金槍和銀彈」。

請問樂透威力海外僑民也可下注嗎?

陳社長 提到...

漢堡妹
年代久遠,到底考了40幾,也沒有印象了!到是美股中有一支Leman Brother的股票,過去一個月上下來回有十幾倍,如果壓對寶獲利還勝過彩券

oming 提到...

過去看老共電視,他們總稱自己配偶為愛人同志,這次張銘清被打返陸後,記者問她愛人現況,她以老張稱呼,顯見改革開放後真有變化。九月到北京,看到滿街的「甩貨」字眼,原來是指大降價拍賣的意思。只是沒時間問他們,貨既然甩掉了,幹嘛還要收錢啊?

Wendy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Wendy 提到...

其實,當年我跟好幾個大陸學生交情都挺好的,像小明同志愛人炒的幾道菜,至今還回味無窮呢!

tinandcats 提到...

'97年初我在北京待了一個月,絕大部分時間在旅館房間裡埋頭整理案子,等著要跟某個美國的退休基金提案,北京萬通打算開發朝陽特區的地產,要借12億美金。
當時接觸的人都還真實溫暖,說話直接,得空就把我接出旅館透氣,主要是吃飯。其中一頓是跟他們的老闆一起吃,那人叫馮倫。
那頓飯上知道他其實已經來過台灣幾次,非常喜歡迪化街,有老東西的味道又很有活力。

今年在新聞上看見大陸地產團裡也有這個名字。想起當時一起工作的那些大陸人,那些真實的笑容。丟開政治,甚麼都可愛了。

Wendy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